生平
陆凯出身名门,祖父陆俟官拜征西大将军,父兄也都为朝廷命官。他15岁时就官拜给事黄门侍郎,为皇帝亲近侍从。陆凯忠厚又刚正不阿,身居要职数十年。后来,又出任正平太守七年,被称为良吏。
陆凯与南朝著名史学家、文学家、《后汉书》作者范晔友好,常以书信来往。当时南朝北朝处于敌对状态,但是陆凯与范晔暗地里不断通信,互相诉说对时世的看法和感愤。陆凯于北魏景明二年(501年),把一支梅花装在信袋里,暗暗捎给江南好友范晔。范晔拆开信一看,里面赫然放着一支梅花,并有诗一首:
折梅逢驿使,寄与陇头人。
江南无所有,聊赠一枝春。
范晔被陆凯这种一身清白、忠心爱国、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精神所感动,潸然泪下。这件事传出以后,被南北两方文人称赞不已。后人以“一枝春”作为梅花的代称,也常用作咏梅和别后相思的典故,并成为词牌名。
陆凯的哥哥陆琇官拜司部典书,后来因为咸阳王元禧事件受到株连,冤死在狱中。陆凯悲愤至极,不畏强暴势力,到处为哥哥申诉鸣冤。正始元年(504年),朝廷给陆琇昭雪、追复爵位。陆凯宿愿得偿,十分高兴,摆置酒席款待四方好友,席间表诉自己心愿已遂,不再有所牵挂。不久,陆凯病故,谥号慧。
手不释卷
陆凯出身于江东名门吴郡陆氏,是丞相陆逊的侄子。吴大帝黄武(222年-229年)年间,陆凯曾担任永兴县长、诸暨县长,所任职之处都有治绩。
后转拜为建武都尉,并统领军队。陆凯虽身任武职,但仍手不离书,尤其喜爱《太玄经》,论评推衍该书的含意,用蓍草卜筮便见应验。
致身军旅
赤乌五年(242年),陆凯任儋耳太守,与将军聂友率兵三万进讨朱崖和儋耳二郡,战后因功转拜建武校尉。
五凤二年(255年),陆凯又率军在零陵讨伐山贼陈毖,成功将陈毖斩杀,因功任巴丘督、偏将军,封爵都乡侯。
同年,又转为武昌右部督。当时寿春正发生毌丘俭、文钦的叛乱,吴国亦派兵前往援助,陆凯随军出征。后改拜为荡魏将军、绥远将军。
位列宰辅
永安元年(258年),会稽王孙亮被废,由孙休继位。陆凯改拜为征北将军,假节,遥领豫州牧。
元兴元年(264年),吴景帝孙休病死,由孙皓继位,陆凯又改拜为镇西大将军,都督巴丘军事,领荆州牧,进封嘉兴侯。
甘露二年(266年),孙皓派大鸿胪张俨和五官中郎将丁忠至西晋都城洛阳为司马昭吊丧。张俨在归途中病逝,而丁忠回来后则向孙皓建议应趁西晋没有防备而袭取弋阳,但陆凯劝阻,认为西晋力量强大,灭蜀后向吴国求和只是了储备力量,而这样袭取弋阳郡不见得有什么利益。孙皓听从陆凯的建议,并与西晋断交。
同年,吴国改元为宝鼎,陆凯升任左丞相。
节概梗梗
孙皓不喜欢别人看自己,朝臣觐见时,没有人敢抬头。陆凯劝谏道:“君臣之间没有不相识的道理,如果发生不测,大家就不知道该如何寻找您了。”于是孙皓才允许陆凯可以抬头看自己。
孙皓迁都武昌时,扬州地区百姓对逆流供应武昌用度深感痛苦,而且当时政事颇多失误,百姓贫穷匮乏。陆凯於是上奏要孙皓不应迁都,亦要当一个体恤平民生活的贤君,认为这样做不但可以令人民生活改善,亦可增强国力。最终孙皓还都建业。
而殿上列将何定是佞臣,但深得孙皓宠信,陆凯却当面斥责他说:“你看前前后后奉侍君主不忠诚,倾覆混乱国政的人,有哪一个能善终天年的?你为什么专门干那些佞媚奸邪的坏事,堵塞君主的视听?应当自我勉励改正。不然的话,会看到你有无法预料的灾祸!”何定因而痛恨陆凯,想去中伤他。但陆凯却不以为意,用心公事,上疏指示都不作修饰,由心中表现出他的忠诚和恳切。
临终进言
建衡元年(269年),陆凯病重,孙皓派中书令董朝问陆凯有什么遗言要交待,陆凯上言说:“何定不可以重用,应让他担任京城以外的职务,不应把朝廷大事委托他。奚熙是个小官,却在浦里建起自己的田园,想恢复严密的旧规模,也不可信任。姚信、楼玄、贺邵、张悌、郭逴、薛莹、滕修以及臣的族弟陆喜、陆抗,他们或者清白忠诚勤奋,或者资质才智丰茂超人,都是国家的栋梁,朝廷的贤良辅臣,希望陛下对他们着重留神和考虑,向他们询问时务,使他们各尽忠诚,补正陛下出现的一些过失。”不久,陆凯即病逝,享年七十二岁。
孙皓对于陆凯多次直言劝谏甚至违逆旨意其实十分不满,加上何定的多次恶意中伤,就对他更为愤恨。但陆凯始终是重臣,难以用法律去惩罚他,而其族弟陆抗当时亦是大将,所以惟有容忍。凤凰三年(274年),陆抗去世。次年,陆凯一家便都被孙皓迁往建安郡。
人物评价
陆机:大司马陆公(陆抗)以文武熙朝,左丞相陆凯以謇谔尽规。[1](《辨亡论》)
陈寿:潘濬公清割断,陆凯忠壮质直,皆节概梗梗,有大丈夫格业。[2](《三国志》)
蔡东藩:惟前时吴尚有人,内得陆凯之为相,外得陆抗之为将。[3](《两晋演义》)
个人作品
据《全三国文》载,陆凯著有《吴先贤传》四卷、《太玄经注》十三卷以及文集五卷,今已佚。
《全三国文》还收录有陆凯的作品十二篇:《上表言宜优恤功臣後》、《上表谏吴主皓》、《重表谏起宫》、《疏悼王蕃》、《上疏谏吴主皓》、《上疏谏吴主皓不遵先帝二十事》、《奏重备西陵》、《奏事》、《吴先贤传赞》(此篇内容已佚失)、《扬州别驾从事戴矫》、《奋武将军顾承》、《上虞令史胄》。
轶事典故
陆凯贵盛
孙皓有一次问陆凯说:“你的宗族有几人在朝任职呢?”陆凯回答道:“两个丞相﹑五人封侯﹑十多位将军。”孙皓说:“真是兴盛啊!”陆凯说:“君主贤明,臣下尽忠,这是国家兴盛的象征;父母慈爱,儿女孝顺,这是家庭兴盛的象征。现在政务荒废,百姓困苦,臣唯恐国家灭亡,还敢说什么兴盛啊!“